“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做过兼职,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这样的话虽说有些夸张,但却无疑说明了“兼职”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性。我想,跨入大学的每个人都会想去找一份兼职吧,一来可以赚钱,二来可以充实自己。
新的一波“兼职潮”也再度澎湃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放眼望去,花花绿绿的兼职广告堪与桃李争艳,熙熙攘攘的大学生恰似百舸争流,用宋丹丹的话说“那是相当壮观啊”。 大学生兼职到底应不应该,它的衡量标准是什么?面对如此繁多、良莠不齐的兼职广告,我们又如何鉴别,防止落入“兼职陷阱”?一连串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薪酬篇 大学生兼职类型薪水都比较固定,就全国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兼职收入情况而言,大致有: 家教 25--40元/时、促销 40--60元/天、礼仪 80--100元/天、张贴、发散海报 20--35元/天。 总体看来,大学生兼职的动机不外乎以下三个: 一,勤工俭学。对于部分家境贫困的学生来说,在课余时间做兼职不仅是减轻家庭负担,维持学业的良途,同时也是自食其力、体现自我价值的选择。在兼职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孔方兄的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综合素质。在日渐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青睐的是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如果在校大学生曾经参加过一些社会实践,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显然是个增重的砝码。 三,兼职使自己过得更加充实。这个看似无厘头的原因却是为数不少同学的心声。他们因为感到大学生活的空虚,于是“随波逐流”用兼职打发时间。尤其是大一新生往往难以适应从中学的紧张气氛到大学相对轻松生活的过渡,面对大把时间感到十分茫然,加之对实践活动的好奇,盲目的走上了兼职之路。对这种情况,不妨合理安排时间,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与大学生兼职陷阱与对策相似信息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